原创 茶道 茶道传媒
武夷琅琊榜“开采”! 首轮看看都有谁?
10月12日下午,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就在这个喜大普奔的日子里,《茶道》杂志携手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组成融媒体采访团也奔赴武夷山,开启“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评选活动的首轮采访。
古人盛赞武夷岩茶“臻山川英精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山不独以山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更是怒赞武夷岩茶:“大红袍天下第一!”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新殊荣,武夷岩茶“天下第一”的盛名,与武夷山一代又一代的茶人所付出的辛劳与不懈的坚守密不可分。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作为新生代茶人,他们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从本周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的专题报道,首批提名岩茶新生代茶人共有14人。让我们看看都有谁?有你认识的吗?
(以下排列不分先后)
陈拯
武夷山市金宗北斗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之子,二十多年的制茶经历让他坚信即便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唯一能保持住的是岩茶的品质。
“真正好的岩茶泡了十几冲、泡得很淡了,还可以‘无茶色、有茶味’、而普通的岩茶恰好相反。岩茶不是‘打江山的茶’,而是‘守江山的茶’,岩茶一定能持久的发展,因为它的根基很稳。”
——陈拯
武夷山市宣夷堂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家级评茶技师 国家级制茶工程师
在陈继勇心中,“耐心”是喝到一杯好茶的关键。他所追求的,是不论经历多少时间风霜,人们捧起的仍是那口传承的味道。
“如何让武夷岩茶走得更远?应当保持传统而必要的规矩。”
——陈继勇
林宋
武夷山市顺丽茶业有限公司 创始人
师从苏德发,从第一天学茶开始,师傅就提出要求:不要卖高价茶。
“一泡好的岩茶应该是回甘快、甜度够、滋味够,制作它就像在雕琢一块玉,产量少、技术难度大,所以只做给懂它的人喝。”
——林宋
蔡志平
福建省武夷山市响岩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茶园管理起步的蔡志平,对生态有着特别的关注。他做茶的宗旨是“塑造”,而非“改变”。
“喝一泡好茶,应有敬畏之心。”
——蔡志平
吴在旺
武夷山瑞庄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作为制茶世家的第五代掌门人,吴在旺非常尊崇传统的制茶技艺。他用1879年第一代制茶祖先吴瑞庄的名字复兴了"瑞庄"茶号,延续着焙茶工艺使用平焙筛的独门特色。
“传承,是最好的创新。”
——吴在旺
武夷山市慧苑岩茶科学技术研究所 所长
陈孝文,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作为最年轻的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他出生于制茶世家,不仅完整地继承了武夷岩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陈氏家族对于制茶工艺的高水准,同时也以陈氏家族拥有的牛栏坑优势山场,被业界誉“牛栏坑少坑主”。
“庆幸生在好的年代,做了一个好的行业。”
——陈孝文
叶建辉
武夷山市夷发茶叶科学研究所 所长
叶建辉,典型的茶二代。他从小耳濡目染,制茶对他来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传承。在制茶过程中,除了秉承传统制茶工艺的要领,他还乐于钻研与创新,研究出一套电
脑编程系统,用于控制最耗费精力的做青环节,将现代科学创新与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完美融合。
“作为新生代的茶人,我们要以传承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不断创新,助推武夷岩茶产业升级。”
——叶建辉
评茶师,农艺师,制茶工程师
刘仕章,“祖传”做茶的“传承者”。他出身武夷制茶世家,自幼喜爱茶,后又求学于历史悠久,由张天福老人创立的福安农校,毕业后不仅跟随姚月明先生学习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的亲传弟子。
“用心成就,健康好茶。”
——刘仕章
武夷山市祥岩茶厂 厂长
80后”的王昇,出生于制茶世家。年纪虽不大,却是一个有着22年制茶经验的老茶师。
“焙茶的火功讲究恰到好处。焙温太高,茶叶的气孔就会被封住。这些气孔,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旦被堵住,就不会‘活’起来,茶也就不能还原最初的本真。”
——王昇
武夷山独韵岩茶厂 厂长
16岁便帮父辈开荒种茶的吴忠生,积累了丰富的制茶技艺和经验。对他来说,制茶的匠心和过硬的技术都是作为茶人的根本。靠山吃山,小富即安远远不够,更要为做大做好武夷茶产业尽一份力。
“探索岩茶的品牌化之路,是我作为新生代茶人的挑战。”
——吴忠生
武夷山市永乐天阁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子承父业,最好的传承是“爱茶”。凭借这份热爱,传承人刘锋之子刘峥用极短的时间掌管了家业,并推层出新地研发茶品。他对自家茶品的自信,体现于敢用15克茶叶冲泡1分钟,来挑战制茶工艺极限。
“要让茶叶的品质责任回归到制茶者本身,要让消费者用轻松的方式就能喝到好茶。”
——刘峥
福莲(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2005年正式跟茶打交道算起,何世安已整整做了16年的茶。他眼里的茶,不仅有香气有滋味,还是有生命有性格的……
“一泡好茶,三分靠山场,三分靠技术,三分靠同心协力,一分靠运气。”
——何世安
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方舟,这个“海归”理工男,传承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也尝试运用现代科技重新诠释传统工艺。
“在不断改变中,守望不变的味道。”
——方舟
吴荃奕
武夷山岩合茶业 少掌门
作为一张岩茶界的崭新面孔,吴荃奕正在奋力追赶。不论是“95后”的力量,还是“她”力量,大家都期待着她能为岩茶界添上一笔新色彩。
“在做好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让大家在喝茶的时候感受到轻松的快乐。”
——吴荃奕
|报名方式|
采用自荐和专家推荐的方式,收集参与本次活动的武夷“新生代”茶人,经过筛选后,可参与报道和评选,每位参与者要推荐1-2款自己的代表作或者创新产品。
/报名通道:点击本文末尾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报名表填写报名;
/活动咨询热线:
谢先生 13705950345
黎小姐 13763851510
|报道|
《茶道》杂志将对参与者进行集中采写和报道,同时逐步在《茶道》微信公众号“茶道传媒”、福建日报新福建app上连续发布。
|评选|
评选由推荐(含推文的转发、点赞)、网友投票、专家投票三部分组成,综合得分评出“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上榜“新生代”茶人。
发布评选结果后,将抽取参与活动的幸运网友若干名,赠送由上榜“新生代”茶人制作的岩茶琅琊榜定制茶礼。